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第二十七期学术沙龙——旁注‘穴居人’的文化内涵一一以大江健三郎近作《水死》为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19-04-04

    旁注‘穴居人’的文化内涵一一以大江健三郎近作《水死》为分析对象

    ——记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第二十七期学术沙龙

      

    201944日,外国语言文化研究院专家许金龙教授在稽山校区研究基地E228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学术沙龙,主题为 “旁注‘穴居人’的文化内涵一一以大江健三郎近作《水死》为分析对象”。研究基地专家史忠义教授、李贵仓教授、魏大海教授,东语学院院长王宗杰教授、严红君书记和科研处副处长徐中意教授及部分东语、西语学院的教师共三十余人参与了本次沙龙。本次沙龙由王宗杰院长主持。

    本次讲座分为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许金龙教授首先介绍了《波斯人信札》对《水死》的影响。之后他用丰富的例证阐述了“穴居人”这一名词变化的漫长过程。“穴居人”(古拉丁语,cavus)的故事首次出现在3世纪的基督教故事“以弗所七眠子”中,讲的是七个信仰基督教的罗马青年在罗马皇帝的宗教迫害下被迫躲进一个山洞,并在百余年的长眠醒来后最终得救进入天国的神奇故事。而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则在6世纪末这一基督教故事被译为叙利亚文后,在7世纪将这一故事进行加工后放入《古兰经》第18章中,并将这一章以“山洞”(kahf)命名,在他这里,“穴居人”则是成为了七个阿拉伯青年为了不舍弃无形的真主而信仰有型的偶像,他们主动带着一条狗进入山洞长眠,并从先知那里得到了异端者的毁灭期限。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差异也可以看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差异。再之后就是18世纪,法国人孟德斯鸠在当时法国社会崩坏、经济政治都濒临解体的情况下,试图复制7世纪伊斯兰教文明快速开化的过程,利用“穴居人”(法语是caverne,孟德斯鸠使用的词是troglodyte)的比喻来讽刺当时疯狂追求个人享乐欲的法国人,想要通过建立道德体系来制约个体的欲望。最后这一词汇传入20世纪的日本,在大江的笔下被用来讽刺自私冷漠的现代日本人,并同样体现出他重视教育和忧患意识两方面的特征。

    此外,许老师分别从威廉·布莱克、孟德斯鸠以及大江健三郎三个阶段对“穴居人”的使用进行了讲述。威廉·布莱克在他的宗教绘画和诗歌中将“洞窟”塑造成死亡与天国之间的途径,其中有众多“宁芙”(仙女)传递灵魂;孟德斯鸠则是利用“穴居人”的典故试图来推行他以制度配合教育来治理国家的主张;至于大江健三郎对“穴居人”的使用则是建立在对鲁迅和克尔恺郭尔的理解上。他在《水死》中塑造的文部省官员小河是有着现实原型存在的,并借此表达出对现代日本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天皇的幽灵”的担忧。面对这种现状,大江健三郎以女主角髫发子的行动为中心,主张重构“故乡”的边缘性特征,并通过现实中髫发子的遭遇与戏中女英雄的遭遇、战时的政治迫害与现实中的教育“强奸”两条情节形成“连线”,并试图彰显此种与古老、原始精神连线后能够激发生命活力的可能性,最终体现出一种“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

    在第二部分中,东语学院钟一沁博士受许金龙教授之邀,就日本近世文献中的注释问题进行了讲解。她从训诂学的源流脉络开始将注释的不同种类及其用法一一作了区分与解释。她以《尔雅》、《和名类聚抄》、《源氏物语》、《唐话纂要》等文献为例,从西田维则、冈岛冠山等人的具体注释方法出发,让大家充分地了解了日文文献、日译中文文献中的注释——特别是旁注的使用。

    会后,史忠义教授、李贵仓教授、王宗杰院长分别与许金龙教授和钟一沁博士在许多问题上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李贵仓教授将“穴居人”与柏拉图《理想国》第七章中的“山洞”作对比,以及王宗杰院长对“教育暴力”的关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与研究。